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

大肚社王的領域小考察─Camcam或Lamcam

大肚社王的領域小考察─Camcam或Lamcam

在了解大肚社曾有過王(Ongh)的歷史期間,翁佳音〈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──Quata(大肚番王)初考〉可說是絕不可遺漏的重要論文,當中曾提到,據荷蘭時期西元1644-45年間《巴達維亞城日記》記載,中部有一位Quata王(又名Tackamaha)的統治者,約十五到十八個村社皆在其管轄下,範圍從Camcam到馬之麟(鹿港)。其註解也說,經比對《熱蘭遮城日記》Ⅱ目錄後判斷乃《巴達維亞城日記》編者抄錯,Camcam應是Lamcam(南崁)的誤寫。不過針對這點,在閱讀過程中始終覺得有些不對勁,大肚社王的領域再廣也不至於遠至桃園南崁,但除了距離上的不對勁,似乎也沒有進一步的證例可以消除這種疑惑之感。直到近日因為重新閱讀台灣方志上清領康熙年間的古地圖, 才看見了另一種可能性。

在清領康熙時期的台灣古地圖〈台灣府三縣圖〉或〈康熙台灣輿圖〉,皆曾標示過「胘胘社」的存在,乍看之下,這一平埔族社幾乎與後來的南崁四社之一「眩眩社」畫成等號,但另外較早康熙時期《台灣府志》〈台灣府總圖〉又曾記成為「肱肱社」,地圖上社域標示在新竹小鳳山(鳳山崎)一帶,儘管地圖上的「肱肱」與「胘胘」或「眩眩」不管文字或地域皆相近,然語音上的差異卻頗大,「肱肱社」的發音與Camcam反而更為接近。其次,有學者考據荷蘭時期「眩眩社」的荷語發音記成Gingingh(台語目睭「金金」的發音),顯然與Camcam的發音不盡相同,如此一來,是否Camcam與Gingin本非同一村社,卻被治理者以為同是一社?又或者古地圖常見的抄誤,「眩眩」只是「肱肱」標示寫法的異變?

分布在新竹平原的眩眩社,荷蘭時期的人口曾有44戶,據載永曆三十六年(1682)因為新港仔、竹塹等社與鄭克塽部隊兵戎相見而避禍山區,當時眩眩社則四散不知所蹤。清領後,當竹塹社受招撫回到故居地耕種成為納餉的熟番,古地圖上亦見眩眩社馳騁於新竹平原,後據乾隆四十年墾單及道光七年典契,都出現有眩眩埔地名(即今新豐鄉造船港、紅毛港附近),或者如《重修台灣府志》、《續修台灣府志》仍見胘胘溪的標示,正代表了新竹平原曾有社人活動的跡象。有一說眩眩社人維生的舊社即位在新竹市樹林頭、九甲埔一帶,是否因此常與城外竹塹社相提並論,但由於遷移的狀況較難掌握,也容易被誤認為與南崁社相關。

Camcam或Lamcam,若只是筆誤也罷,但在清領康熙時期的方志地圖上卻出現疑似荷蘭時期Camcam的肱肱社之插曲,倒也耐人尋味。


Pubu電子書城推廣連結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